胰島素是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受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葡萄糖、乳糖、核糖、arginine、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胰島素是機體內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外源性胰島素主要用來治療糖尿病。
胰島素是目前已知的機體內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不僅負責調控細胞對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攝入、利用和儲存,而且抑制糖原、蛋白質和脂肪的降解發生。不同物種胰島素的功能大體相同,只是在氨基酸組成上有細微差異。
胰島素的生物合成速度受血漿葡萄糖濃度的影響,當血糖濃度升高時,β細胞中胰島素原含量增加,胰島素合成加速。
胰島素在胰島β細胞中合成。胰島素的分子量5700,由兩條氨基酸肽鏈組成。A鏈有21個氨基酸,B鏈有30個氨基酸。A-B 鏈之間有兩處二硫鍵相連。
胰島素是與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進入血液的。臨床上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島素抗體,影響放射免疫方法測定血胰島素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可通過測定血漿C肽水平,來了解內源性胰島素分泌狀態。
影響因素
體內胰島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血漿葡萄糖濃度血漿葡萄糖濃度是影響胰島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靜脈注射葡萄糖后,胰島素釋放呈兩相反應。早期快速相,門靜脈血漿中胰島素在2分鐘內即達到最高值,隨即迅速下降;延遲緩慢相,10分鐘后血漿胰島素水平又逐漸上升,一直延續1小時以上。早期快速相顯示葡萄糖促使儲存的胰島素釋放,延遲緩慢相顯示胰島素的合成和胰島素原轉變的胰島素。
進食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進食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濃度升高,胰島素分泌也增加。arginine、賴氨酸、leucine和苯alanine均有較強的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
進餐后胃腸道激素增加進餐后胃腸道激素增加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腸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島素分泌。
自主神經功能狀態迷走神經興奮時促進胰島素分泌;交感神經興奮時則抑制胰島素分泌。
胰島素幾乎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機體每個組織的功能,其中胰島素三大主要能量儲存組織的代謝效應,即肝臟、肌肉和脂肪組織。
(1)胰島素與葡萄糖代謝
葡萄糖的三大來源是:食物的腸道吸收,糖原分解(糖原是葡萄糖的儲存形式),以及糖異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代謝過程中生成的非糖前體成分可經糖異生作用合成葡萄糖)。一旦轉運進細胞,葡萄糖就可作為糖原儲存起來,或經糖酵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可被還原成乳酸,或經氨基轉移作用形成alanine,或轉變為乙酰 (coenzyme A, CoA)。乙酰CoA可在三羧酸循環中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轉變成脂肪酸以甘油三酯形式儲存起來,或用來合成酮體或cholesterol。
胰島素在糖代謝中具有多種作用,包括:抑制糖原分解和糖異生、增加葡萄糖轉運入脂肪和肌肉、增強脂肪和肌肉中的糖酵解、刺激糖原合成
(2)胰島素與脂代謝 — 胰島素能夠協調體內不同能源物質(葡萄糖和游離脂肪酸)的利用,來滿足機體在進食與空腹的循環中以及運動時的能量需求。進餐后有大量葡萄糖可用,此時胰島素分泌增加,這可促進甘油三酯儲存至脂肪細胞。
甘油三酯儲存增多和脂質分解減少的整體效應是減少游離脂肪酸進入肝臟。盡管這些過程是間接的,但胰島素可能確實對減少肝臟糖異生和葡萄糖輸出起到了強力的調控作用。
(3)胰島素與蛋白質代謝 — 胰島素增加氮貯留和蛋白質生成。
胰島素可以促進氨基酸轉運進肝細胞、骨骼肌和成纖維細胞,還可以增加核糖體的數量和翻譯效率。總體而言,這些作用使蛋白質合成增多。胰島素也抑制蛋白質分解。在人體研究中,利用高胰島素-正常血糖鉗夾技術發現,血清胰島素濃度的生理性增加可以減少全身蛋白質水解,并且具有劑量依賴性[29]。此現象最多可使蛋白質水解減少40%,這表明還有其他因素調節蛋白質水解。胰島素通過抑制糖異生來維持蛋白質合成底物—氨基酸的可利用度。因此,胰島素可通過直接和間接機制促進蛋白質合成。
生理作用
胰島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調節代謝過程。
對糖代謝: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促進糖原合成,抑制糖異生,使血糖降低;
對脂肪代謝:促進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貯存,減少脂肪分解;
對蛋白質:促進氨基酸進入細胞,促進蛋白質合成的各個環節以增加蛋白質合成。
總的作用是促進合成代謝。胰島素是機體內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的激素。作用機理屬于受體tyrosine激酶機制。